新闻动态
1906年,毛宇居成为毛泽东老师,王淑兰:妈妈对宇居先生不太满意_毛主席_邹春培_毛顺生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39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在阅读本文之前,您可以通过点击关注来成为铁粉,这样您将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。您的理解和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!我会更加努力,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!

1951年一个清爽宜人的秋日,一位年迈的长者站在毛主席的故居前,正向一群来访的贵宾们娓娓道来毛主席少年时代的读书故事。突然,一位穿着干部制服的中年人走上前,恭敬地问道:“您是毛毛宇居先生吧?”

毛宇居显得有些惊讶,正听到对方接着说道:“我们是从北京来的,毛主席让我来接您到北京一叙。”此话一出,毛宇居激动万分,紧紧地握住干部的手,不愿放开。

几天后,毛宇居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。抵达北京后,他又乘坐汽车来到了中南海。当他刚下车时,便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——毛主席笑容满面地朝他走来。

展开剩余83%

“宇居先生,好久不见,我们已经整整24年没见面了。”毛宇居与毛主席紧紧握手,久久无法平复内心的激动,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:“润之,真的是很久没见了。”

正值中午,毛主席已准备好了家乡的菜肴来款待毛宇居。毛主席一边搀扶着他,一边领他进入餐厅并请他坐上了座位。

毛宇居感到有些不安,连连摆手道:“您是主席,我只是普通百姓,哪敢坐上座。”然而,毛主席却微笑着说道: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,您是我的老师,理应坐上座。”原来,毛宇居不仅是毛主席的老师,也是他的亲戚。

实际上,毛宇居不仅是毛主席的老师,还与他有着亲缘关系。毛宇居的父亲毛福生与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是五福内的堂兄弟,两家关系十分亲密。

毛主席从小就展现出对读书的浓厚兴趣。七岁时,他开始启蒙,邹春培是他的第一位老师。根据毛主席的弟媳王淑兰的回忆,毛主席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。

有一次,邹春培对文七妹说:“婶子,您家这孩子有些特别。”文七妹问他到底有何特别之处,邹春培答道:“他的天赋很好,填红蒙字他连填都不填,而是自己写,效果甚至比其他学生按要求填写还要好。”

还有一次,邹春培让学生们写一个题目“茶炕子”,毛主席写得非常出色,邹春培对文七妹笑着说:“这孩子真是口气大,我都不敢教了。”

文七妹听说儿子在学校里表现出色,感到非常高兴,而毛顺生则不太在意。他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,不喜欢毛主席过多看书,因为他认为学一些字和简单的算术就足够了,未来应该让儿子继承他的买卖。

在毛主席读书了一年后,毛顺生坚持要求儿子辍学,让他下地干农活。毛主席只能服从父亲的命令,暂时留在家里做农活。

在家待了两年后,毛主席重新开始读书。但由于父亲在家里拥有很大的权威,毛主席只得去找福生公求情。最终,在毛福生的劝解下,毛顺生终于松口。

毛主席再次得到了读书的机会,而这次负责教他的是堂兄毛宇居。

关于毛宇居当年作为毛主席老师的事,王淑兰曾听婆母文七妹提起过。从文七妹的语气中,王淑兰感到一丝不满。原来,毛宇居在授课时非常注重称呼,要求毛主席称呼他为“先生”,尽管他只比毛主席年长13岁。对于毛主席来说,毛宇居只是同辈,所以在面对这位“大哥”禁止看“闲书”的要求时,毛主席有时并不完全遵从。

那时,《春秋》是必学的经典,而《三国志》《水浒》《说唐》等则被视为闲书。但毛主席偏偏对这些书籍非常喜爱,常常偷偷在背后阅读。

有一次,毛主席正在专心致志地读《三国志》,浑然不觉背后有人靠近。突然,耳边传来一声严厉的喝斥:“毛润之,站起来,给我站出去!”

毛主席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发现了,心里有些不服气,便倔强地朝教室外走去。毛宇居看到他这种态度,愈发生气,大声喝道:“站住!你敢违反纪律,今天我一定要严惩你。”

这一次,毛宇居的惩罚非常严厉,毛主席觉得自己受到了冤枉,愤而跑到了湘乡外婆家。也许正是因为这次的冲突,文七妹对毛宇居产生了些许不满。

然而,毛主席胸怀宽广,并不会将这类小事放在心上。战争期间,他每每提到自己小时候的老师时,总是充满感激之情。

毛宇居虽然严厉,但心地正直。在毛主席领导农民起义后,曾因军阀赵恒惕的威胁而遭到追杀,赵恒惕派人前往韶山寻找毛主席的祖坟,幸好被毛宇居察觉并巧妙应对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尽管毛主席忙于政务,仍未忘记与毛宇居的师生情谊。在1950年代,毛主席曾多次写信给毛宇居,这些信件至今保存在韶山陈列馆。

那时,韶山的亲友常常向毛主席请求帮助,毛主席虽无法时刻关注这些事务,却委托恩师毛宇居代为处理。毛宇居乐于协助,这使得他在毛主席的亲朋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。

1959年,毛主席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,并为亲朋好友们举办了一场团圆饭,毛宇居依旧坐在他身旁。在故乡的田野小路上,毛主席与毛宇居肩并肩走在一起,深厚的师生情谊令人动容。

发布于:天津市